分卷阅读113
书迷正在阅读:我不可能让女配逆袭[快穿]、放下那个汉子、侯门闺娇、反派辣么亲民、赌石界网红、末世之外星王子的侵略、太子妃养成手册、苍头奴、婚婚欲碎、与粽不同
喜欢胡说八道。再再后来,梅见到了这个小姑娘,发现和自己侄子真是般配得不得了。结果前几天,那个在城市里的到处爬墙小孩蜘蛛侠说,他正在追求自己侄子的小姑娘。梅的心情很复杂。虽然年轻人有几次失败的感情经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自家侄子这失败的感情经历来得也太密集了一点吧????孔知了笑眯眯地咬了一口墨西哥卷,发现梅的厨艺进步了不少,很好吃。彼得:“怎么样,我说很好吃吧。”内德:“好吃也不是你做的,不懂你在得意什么……梅我和你说,之前彼得用我们的酒精灯烤rou,然后——”梅:“什么声音?”内德:“没、没什么……”是彼得在拨弄他的蛛网发射器,内德丝毫不怀疑,再说下去,自家兄弟会拿蛛网封住自己的嘴。彼得把薯条端过来:“你喜欢吃这个,多吃点,还有蛋黄酱。”孔知了:“谢谢啦。”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彼得和内德插科打诨,梅笑得很开心,然后时不时给孔知了的碗里添一些汤。正当气氛温馨到了顶点的时候,电视里的一则新闻,忽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那是一个男人走入警局的视频,在他身后,闪光灯密密麻麻地闪成了一片。“……关于本次事件,警方表示,相关人员已经接受传讯。”孔知了的脸色立刻苍白到了极点。作者有话要说: 我说有二更,就是有二更,哪怕很晚…………跟大家交代一下,我明天出国,然后更新时间可能稍微有调整,因为有时差问题,一天没意外还是六千字,任意时间段掉落,大家注意刷更新。爱你们哦,看在我出了国还更文的份上,请多多留言,多多爱我。☆、第六十四章纽约公敌64从彼得家离开的时候,孔知了的脸色没有任何好转。男生匆匆地跟在她身后,拿了一件自己的外衣披在对方肩上:“你还好吗?那则新闻怎么了?你为什么突然……”“别问了,彼得。”孔知了垂着头,没有告诉他。彼得简直要急死了,他从没见过孔知了这副模样,垂着嘴角,随时都要哭出来的样子,他一急之下伸手抓住了对方的手腕,急切地说:“我能帮你,知了,我可以帮你,那是什么人?你和我说……我一定不说出去。”“你让我冷静一下好吗,”孔知了扬起眼睛,黑白分明的眼珠看着对方,语气里隐隐带着恳求,“我会告诉你的,彼得,我只有这一个秘密。”彼得愣了一下,忽然意识到对方说的,是他们之间只有这一个秘密,当即有些雀跃,但这份雀跃却出现的不是时候,他只好点点头:“等你想说的时候,随时可以和我说……一定要说!”孔知了答应了一声,脸色有些疲惫:“那……我先回家了,不用送我。”看着对方的背影,彼得忍不住担心。内德帮着梅收拾了餐桌,走下楼正好遇见彼得:“你也不用送我。”彼得:“……想得美!你别走。”内德:“?”彼得:“孔知了很奇怪你没发现吗?”内德:“所以你——”他话没说完,就被彼得扯进回了公寓楼里。回到房间里,彼得回忆着刚才那一则社会新闻,敲击键盘,迅速找到了网络上的一段录播,内德也凑过来看,只见屏幕上就是一个男人的背影,从身材发色来看,应该是亚洲人。两个人对视一眼,都皱起了眉头,尤其是彼得,他满心都是好奇,这段视频是在警局门前拍的,那么这个人是谁?到底发生了什么……“KONG?”内德指指字幕里的一个词语,“孔知了也是KONG,这应该是姓氏吧?”彼得点点头:“难道这是她的亲人?”内德:“也许是爸爸。”他们凑上去一看,虽然就是个后脑勺,但看起来也很靠谱。彼得:“……孔知了的爸爸怎么会去警局?这上面说他是被传讯的,也就是说有可能是涉案人员……难道……”内德:“孔知了的爸爸是个坏人?”彼得:“应该不会吧,我看看……”他仔细了这一段文字,内容大概是因为一桩年代久远的案子,当年的涉事人员包括新闻媒体人又被传讯,而且这宗案子较为复杂,涉及到了跨国等多种因素才迟迟未能完全解决,近日因为受害者家属想在法定诉讼期内讨回公道,故而这已经搁置了几年的案子又再度被翻了出来。而这位姓孔的男士,则是当年涉及到这宗案件的一名……记者。彼得沉默了。他迅速调查出当年的案件来,网上曾经关于这则恶性事件的讨论不少,是有关跨国人口贩卖的,性质相当恶劣,引起了多个国家的震动。孔记者是负责报道的其中一人,因不实报道给社会带来恶劣印象,从而声誉一落千丈。“难道孔知了写假新闻就是和他爸爸学的?”内德不可置信地说,“那我觉得她要比她爸爸高明多了……”彼得:“别这么说,她的新闻也只是伤害了那些根本无所谓这些伤害的人。”内德:“你就别替她说话了,孔知了自己都知道自己犯了错。”彼得:“好吧,确实,她难道是跟她爸爸学的??他们父女两个人还真是……”内德:“惊天发现啊……”彼得竖起食指抵在唇边:“嘘,保密。”……内德走后,彼得独自坐在房间里思考,他一直觉得孔知了的新闻观念有问题,但没想到有可能是因为这件事,更没想到她家人居然牵扯进了这么大的案子里。一般来说,此类罪犯难以引渡回国,所以受害者家属才会不断上诉,希望依靠社会舆论压力解决问题。但是通常情况下舆论到了,法律未必能跟上,大多数情况下的希望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令彼得没想到的是,这次连受害者寄托希望的话语权都没能做到这一点……这个案子从一开始就很被动。这么想着,彼得又重新打开电脑,开始查找关于这位记者的资料。从长相和年龄来看,应该是孔知了的爸爸无误了。工龄时间也足够长,并且一直都待在新闻行业,但是一开始出的爆款还不如孔知了一个月的多,看起来绩效不太行。后来在他开始写博眼球的新闻之后,关注他的人变得多起来了,应该就是假新闻加持。看到这里,彼得忍不住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