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书门 - 科幻小说 - 天地任我行之二在线阅读 - 第371章:明朝的西部边疆之关西七卫

第371章:明朝的西部边疆之关西七卫

    上回讲到此时空的明朝大军战力彪悍,凭“火器”以“步兵”打“骑兵”,横扫大漠,进驻河朔,晓瑜关西。

    “关西七卫”是指明朝在“嘉峪关”以西设立的7个“羁縻卫所”,又称“西北七卫”或“蒙古七卫”,因“七卫”首领皆为蒙古贵族,所在地相当于后世的甘肃省西北部、青海省北部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一带地区。

    “永乐年间”,明朝先后在此设有“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等七个“卫所”。后来,“沙州卫”内迁,朝廷在其故地又设立了“罕东左卫”。不过,随着“漠西蒙古”各部之间分分合合互相混战,让西域番属小国“吐鲁番”借机强大起来,在“嘉靖朝“后完全吞并了“七卫”。

    若说起“关西七卫”,则必定会牵扯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西部边疆的统治,其中以汉、唐两朝为重。

    众所周知,“西域都护府”是中原“两汉王朝”设立的官方行政机构,而历史上的“西域都护府”之存在,也是时断时续,基本上都是在“两汉王朝”统一后且国力强盛时才能正常运转,否则便会被匈奴等势力渗透。

    从名称上琢磨,就能发现“都护府”不同于当时一般的郡县州府,若拿来与后世行政区划对比,就如同内地的省、市、县并存,却还同时存在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一样,但更偏重于“军事”方面以羁縻各小国。

    理解了“都护府”的含义后,便知“西域都护府”的历史,其实远超“两汉王朝”的存在时间,因为类似的行政机构在“汉人王朝”中延续了下来,大概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关西七卫”。

    “西域都护府”起源于“西汉王朝”。“张骞通西域”后,中原王朝算是打通了与西方的路上贸易通道,将汉朝所产的丝绸、茶叶、漆器、纸张、酒类等“奢侈品”卖到西方,以换取香料、黄金、白银、宝石、巨鸟卵(鸵鸟蛋)、“昆仑奴”(黑人奴隶)等物,并加强了与西方世界的人文交流,让佛教得以传到东方世界。

    当时的西域小国家特别多,并且很多都臣服于大汉。于是,在西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宣帝”在乌垒城(后世的新疆轮台县境内)建立了“西域都护府”,并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管理西域各国,维护“丝绸之路”畅通。当时,汉朝的第一任“西域都护”就是郑吉。

    “西域都护府”的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因这些小国都在“丝绸之路”上,正好为汉朝商人提供中转。

    “都护”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三十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也就是说,这些当地的贵族们名义上都是汉朝的地方官员,但各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国政,从法理上只有拥有了汉朝的印绶才算合法。

    其实,这是当时现状所造成的,毕竟“西域”在秦汉之际原本有五十多个“国家”,后来经过“内卷”和外力干涉,在不到百年时间里就减少到了三十六个国家,都分布在“天山”南北,尤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

    而且,“西域”远离中原内地,即便是通过一条狭窄的“河西走廊”连接着两端,但来回一趟也有几千里!

    在交通很不发达的汉朝,中原朝廷也很难将其纳入直接统治进行编户齐民,故为了节约“行政成本”,就干脆设置“西域都护府”来管理并协调西域各国了,也算是间接统治,毕竟只要将域外势力阻挡即可了。

    事实也是如此,在西汉之后的各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甚至包括时间上最近的东汉王朝,其所控制的西域各国与中原王朝联系也时断时续,主要原因就是匈奴、贵霜等域外的强大势力从中作梗。因此,当中原王朝强大时,西域就在中原王朝统治之下;中原王朝如果实力衰退,那么就断绝了联系,自己玩自己的。

    不过,中原王朝统治西部边疆的方式也是在变的。到了唐朝时期,由于唐朝国力强盛,很多原来的西域藩属小国都被纳入到了唐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于是,唐朝设置了六大“都护府”,其中的“安西都护府”管辖的范围就包括汉朝“西域都护府”在内的地区,并在唐高宗年间用武力攻灭“西突厥”后,疆域延伸到西亚。

    “安西都护府”统辖“安西四镇”,其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跨过葱岭(帕米尔高原)后西至波斯东境(阿富汗、塔吉克、吉尔吉斯、土库曼、乌兹别克),最远到达波斯萨珊朝的“呼罗珊”。

    在“武周”时期,“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这时的“西域”已经没有了众多的小国家,但依然有很多游牧民族和少数“沙漠绿洲”农耕民族在这个区域生活。其实,唐朝实施的依然是间接统治,但已比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时候更进一步了,因为已没有小国的国王作为代理人了。

    “安西都护府”也随着唐朝的衰落而落入到其他国家的手中,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发生在西元751年的“怛逻斯会战”。此次大规模交战,决定着古典中华帝国与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对中亚乃至西亚主权的最终归属。

    “怛罗斯”即后世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市。结果,在“唐番联军”与“大食联军”交战时,因“属国”葛逻禄临阵倒戈,使得唐军溃败,八万联军战死了五万多人,剩下两万多唐朝步兵做了阿拉伯“骆驼骑兵”的俘虏。

    从此,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也随之被阿拉伯人掌握,并传到欧洲。而与此同时,二十万五万大食联军则因唐军作战勇猛且“陌刀队”杀伤力巨大而死伤超过十万人!后来,因唐将“高仙芝”在副将李嗣业等人率领亲军护卫拼死护送下成功撤退,只可惜将“葱岭”以西让给了阿拉伯人!

    尽管唐朝“高丽籍”大将“高仙芝”在上奏朝廷并析原因时强调只需三年时间就能重新夺回“旧地”,但唐玄宗李隆基此刻忙着宠幸杨玉环,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直到四年后爆发“安史之乱”,再无机会收回失地。

    至于后来的“宋朝”,军事实力弱得不能再弱,连北方的“燕云十六州”都一直没能收复,更不可能恢复唐朝疆域了。到了“元朝”时期,“蒙元朝廷”采用“行省制度”,直接将整个“西域”纳入到了朝廷直接统治之下。

    “明朝”对于西北边疆地区的统治更进一步,因为“西域都护府”靠近甘肃省的部分领土已经直接纳入到明朝的统治,而对于其余部分(新疆东部),“明朝”则设置了“关西七卫”进行统治。至于“新疆西部”,则归于“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统治。尽管明朝对“西域”的统治范围远不及汉、唐,但也跟“元朝”差不多了。

    “亦力把里”乃“东察合台汗国”在某个时期的首都,而明朝“永乐朝”也曾短暂地设置过“亦力把里卫所”。

    西元14世纪中叶,统治中亚的原“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的“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汗国”二部,而“东察合台汗国”的国王(可汗)主要活动于“别失八里”。由于“八里”为突厥语,其意思就是"城",故“东察合台汗国”都城在明朝人的记载中,就被称为“别失八里”或“亦力把里”,乃新疆“伊梨城”。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在“洪武二十四年”(西元1391年)秋七月癸丑,“别失八里”朝贡。当时,明朝人所称的"别失八里"即后世的“新疆伊犁”。不过,当时并未来得及在“西域”设立“卫所”,直到“永乐朝”。

    另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帖木儿帝国”(明人称为"撒马儿罕")先后在洪武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年九月向明朝称臣朝贡,表示愿意归顺明朝统治并寻求庇护。

    但后来,“明成祖”朱棣根据多路线报得知,突厥人的“帖木儿帝国”先后吞并了南面的“伊儿汗国”,并制服了东面的“钦察汗国”,又在西面战胜了“奥斯曼帝国”后,其野心迅速膨胀,竟扬言准备要发兵征服明朝。

    永乐二年(西元1404年),帖木儿领兵八十万东来攻明,但刚占领新疆“伊犁”后还没来得及攻占“新疆东部”,却在中途病死。于是,帖木儿帝国大军返回。帖木儿死后,其孙哈里承袭王位,并在永乐五年恢复了和明朝的朝贡关系。明成祖亦派使臣往祭故王帖木儿。不过,朱棣鉴于西域重要,故设置“关西七卫”。

    永乐十六年(西元1418年),歪思成为“东察合台汗国”的后代,举众西迁伊犁河谷(后世的新疆伊宁),改称“亦力把里”。"亦力"乃“伊犁”的另一音译,"把里"即“八里”。歪思与明朝继续保持经贸联系,贡奉不绝。

    西元1432年,其大汗歪思卒,其后裔互不相下,导致“东察合台汗国”分裂。其时,“亦力把里”已分裂为“亦力把里”、“叶尔羌”和“土鲁番”三国,其王皆“察合台”后裔。其后裔中一支仍采用“亦力把里”的名义,作为明朝的附属国;“叶尔羌汗国”尽有天山以南葱岭以东博斯腾湖以西之地。另一支则以“吐鲁番”为中心。

    “土鲁番汗国”即以后世的新疆吐鲁番作为活动中心,又译作“土尔番”,地处往来“西域”交通要道。“吐鲁番”在汉朝时,其地属于“车师”,隋时属“高昌”,唐灭“高昌”后置“西及交河县”,至宋时则为回鹘所占据。

    “元朝”在“吐鲁番”设有“万户府”。明成祖时始其建地方政权,以其地名称“土鲁番”。西元15世纪初,“吐鲁番”开始向明朝进贡。到了永乐十二年(西元1414年),明朝陈诚出使西域时,曾来到其地宣扬朝廷威德。

    “吐鲁番汗国”对“大明王朝”早期贡使往来不绝,其贡品主要是名马之类,贡不定。明廷对来朝贡使均授官进职,回赐丰厚。到了西元15世中叶,“吐鲁番汗国”吞并了附近的“哈刺火州”、“柳城”,从此势力渐大,而事件的起因则是“土木堡之变”。这让西域各大小势力看清了“明朝”的衰落与“瓦拉”强盛,于是纷纷站队。

    “卫所制度”是明朝特有的制度,而“西域”地区的“卫所”也被叫作“羁縻卫所”,乃明朝于“洪武”、“永乐”年间设于边疆非主体民族地区,以当地部落首领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都指挥使”、“镇抚”等官,赐给“敕书”和“印记”,下辖“都司卫所”,掌管当地军民政事,在后世行政级别上相当于“自治县”。

    也就是说,明朝前期也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统治,之所以未设置“西域都护府”或“安西都护府”,是因为设置了“关西七卫”进行羁縻统治。但是,随着西元1449年8月31日的“土木堡事变”发生后,明朝的军事实力与政治影响力迅速衰落,也跟其他封建王朝一样丧失了对“西域”统治权,直到清朝时才又恢复对西域统治。

    ……………………………………………………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愿《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与感悟!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欢迎阅读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