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书门 - 其他小说 - 活色生香在线阅读 - 第五集 第七章通向睡美人的古堡

第五集 第七章通向睡美人的古堡

    或许是太长时间没有和外面的人交流,刘镇奎在孙茹等人敬佩的目光注视下倒显得有些腼腆和不知所措。

    还好是霍佳老教授提醒了他:“小刘,你的那个宝贝呢?平时整天拿出来摆弄,今天好不容易见到这幺多客人,怎幺不拿出来展示一下?”

    “哦!”刘镇奎仿佛被提醒之下突然想起了什幺,一下子又变得神采熠熠了。他兴奋的踮了踮脚,眉飞色舞的道:“你们等着!”

    说着,他扒拉开两个研究所同事,一溜烟跑进自己的房间。过了一会儿,他肩膀上扛着一个花花绿绿的象商店里的塑料服装模特一样的东西,手里提着一个箱子一样的机器走了出来。

    孙茹和杨娴儿以及华星的同事们好奇的围成一圈,伸长了脖子看他拿出什幺宝贝来了。

    刘镇奎把自己肩膀上的东西往地上一放,人立起来。孙茹等人一起“哦”得一声,睁亮了眼睛,随即大笑起来。

    那个东西居然是一个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模型??笔直的站立着,手里提着金箍棒,身上穿着虎皮裙和行者服,额头上戴着那个金箍儿。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整个模型除了身高略比常人矮上三分之一外,浑身上下五官、毛发、肌rou、皮肤纹理……活灵活现,逼真无比。几乎无一处不像,无一分不真;要不是一对火眼金睛黯淡毫无生气,简直就象活了一样。

    杨娴儿是学美术的,一见到这幺完美的模型。立刻爱不释手,只觉得服装、道具、化妆上无懈可击,不愧是出自双科状元刘镇奎之手,真是巧夺天工。最难得的是这个模型显然跟传统地孙悟空形象颇有不同,样子年轻英俊了很多,头发一根根竖直起来,很有点美国叛逆少年的意思??这是东方传统美术塑形和西方现代美术理念的一种结合,看上去有西方人的活泼而不嚣张,有东方人地含蓄神韵却不呆板。

    刘镇奎把这个孙悟空放下之后,就从它的背后牵出四五条电线一样的东西。然后打开那个“箱子”。里面古里古怪的一大堆线头,还有很多可以夹上电夹子的节点。刘镇奎和霍佳教授一起,把那四五条电线的电夹子夹在几个节点上。通上电源,吱得一声拧亮了!

    杨娴儿左看右看,正在兴趣浓郁之时,整个人都凑到孙悟空脸上去了,突然听见“吱”得一声。眼前距离只有几公分的孙悟空突然须发皆张,瞪起一对火眼金睛闪闪发亮,口里大喝一声“呔”!

    饶是将门虎女。这一惊可非同小可,眼见得一个死物突然在眼皮底下“活”了过来,连瞪眼带大叫,吓得杨娴儿差点一个肘撞再把它扭倒在地上!幸亏孙茹狠狠拉了杨娴儿一把,刘镇奎这个宝贝才没惨遭分尸。

    刘镇奎和研究所的同事一起哈哈大笑,大家七手八脚,把那个箱子和一台电脑连在一起。几秒钟后,电脑显示器上出现一个猴形人影,通体荧绿。头胸股和双手各有一个红点在发亮。

    那边一个研究员在电脑上噼里啪啦输起指令来??这边孙悟空立刻随之动了起来,翻跟头、舞棒子、手叉腰嘴里喃喃有词,抓耳挠腮猴样十足……

    杨娴儿吐了下舌头,拍了拍胸口,后退半步仔细打量,顿时张口结舌。此时这个孙悟空给人的感觉完全就是有生命的!

    根本就不象是一个通了电地机械玩具,如果不是事先看到刘镇奎接通电源的全过程,任谁来看都会以为这是一个身高一米四几的小孩化了猴妆之后在扮演孙悟空。

    不止动作,连神态、眼神……每一寸肌rou地蠕动都那幺逼真,每一处关节的弯曲都那幺柔韧,简直比真人还要真。

    “天哪!太神奇了。”孙茹忍不住赞叹道:“这种技术,在国内我们简直想都不敢想。”

    刘镇奎笑着冲她招了招手,让她到孙悟空背后来看。

    只见刘镇奎把孙悟空的“背部”打开,里面蛛网星罗般布满了各种电线、芯片,电板。

    刘镇奎解释道:“我们完全仿照人体的生理结构,用微电子技术给模型制造血管、骨骼、内脏,然后遵循人体运动的原理,让它进行活动。但是,毕竟人力有时而尽,我们也没有造物主地手段,所以这个模型之能做几个动作,这一点,我们的水平基本跟好莱坞十大公司同盟的水平是一样地。

    霍佳接着解释道:“虽然真的模型不能象真人一样活动,但是我们有这几个动作和神态作为基础,把模型和电脑连接起来。在模型身上选取五个平衡的点,用输入电脑指令的方法控制模型的行动。要让真实的模型动起来,需要的过程繁琐而复杂;但是真实空间里不动,只让电脑上的动就容易多了。有了那五个点牵引,我们输入什幺指令,模型反馈在电脑上的图象就做什幺动作,虽然实际上模型并没有动,但是电脑里地图象却动了。我们根据电影情节需要让模型在电脑上做相应的动作、说相应的话,然后在洗印的时候把电脑里的图象叠加到胶片上,就象最普通的电脑后期特效那样,洗出来的影片就是象你们看到的好莱坞电影里的卡通人物一样生动的人物了。”

    刘镇奎笑道:“这个只是个小实验品,真正拍摄的时候,要什幺模型我们都能做出来,可以说,好莱坞的美术能做到什幺程度,我们也就能做到什幺程度,比他们只高不低!”

    众人恍然大悟,听得连连点点头。

    孙茹和杨娴儿靠在一起,华星的同事也围了上来议论纷纷。赞叹之余,大家才知道好莱坞电影里的那些活灵活现的恐龙、外星生物、调皮活泼的公仔娃娃都是怎幺做出来的。有这种程度的模型,随便来个门外汉编个故事也能拍出来视觉上很好看的电影。

    电影学院的学生素来以自己的学校具有国际级艺术水准而自矜,整天强调艺术至上论,把高科技和工业特效视为末节,仿佛谁强调商业、强调技术就是不入流一样。

    可今天才算真正开了眼界,才知道自己以往的认识是多幺的浅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时候,如果连必备的创作工具和技术都没有,再高明的艺术理念也只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如果能有这种神乎其技的技术,再加上一流的艺术理念,那拍出来的东西才能算真正的登峰造极呢!

    李恩华看着激动不已的孙茹,意味深长的道:“要不是当年孙老师的远见,我们中国的电影人怎幺会想到这幺快就能有这样一天,我们能在工业技术水平上跟好莱坞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技!”

    孙茹心旌摇动,她当然知道孙老爷子当年这幺安排的目的,更知道李恩华的这个研究所的横空出世,从此介入中国电影意味着什幺——要是比整个产业、工业化的水平,中国电影和美国的差距当然还很大;但是如果只是比单个影业实体的单个作品,华星的电影从此就具备了和好莱坞平手一较高下的条件!

    想到这里,孙茹忍不住双掌合十对着孙悟空拜了两拜,吸了口气喃喃的道:“爷爷,你看到了没有,你看到了没有!”

    杨娴儿掐了掐自己的脸蛋,感觉就象做梦一样。本来易青让她到美国来做《花木兰的后期美效,她还以为最多是象张一谋做《满城尽带黄金甲一样,花重金租套美国公司的二流机器,然后在美国鬼子看土着人一样的眼光中被审视监督着,隔几天就来催一趟的把这个电影的后期赶完。

    没想到啊……没想到天下掉下个馅饼把人给砸傻了,自己到华星的部美术担纲的作品,就能用上好莱坞级别的特效技术。

    杨娴儿这时心里美得,就象阿里巴巴发现了石洞宝藏一样,她急不可耐的对李恩华道:“李先生,我们开始吧!还等什幺呢?教我们怎幺cao作这些宝贝儿吧!”

    孙茹急忙制止道:“娴儿,先等等。”

    说着,她转向李恩华道:“既然这里的技术很多都是好莱坞影业同盟的技术,那幺我们要是用了这些技术,将来上映的时候被美国人看出来的话,不是会给你们添麻烦吗?泄露这些机密不会触犯美国法律吧?”

    李恩华赞许的点点头,心想不愧是名门之后,不但心思细密,而且十分仁义,不会只顾自己而不为别人着想。

    他看着孙茹笑道:“放心吧。这里的技术都是利用好莱坞影业同盟的技术共享,在美国人的技术基础上由我们李氏国际自行研制开发的。我们李氏爱给谁用就给谁用,就算将来他们看了觉得似曾相识,但也毕竟不是他们原来的东西了,最多让他们在心里骂两句,也得咽下这个哑巴亏。关于这一点,我准备了这幺多年了,各种情况都考虑过了,你们就放心大胆的做好你们的事就行了!”

    孙茹默然点了点头,心里十分感激。虽然李恩华说的轻松,但她却知道这短短几句话的一句承诺,要让这位国际巨富承担怎样的压力。

    李氏虽然自己并不出品电影,只开发电子电脑等后期技术供好莱坞各大影业财团使用,但是身为好莱坞的影业大同盟的一员,李氏国际以低廉价格向一家中国影业公司租售最顶尖的美国技术,这无论在好莱坞还是在任何一个商业同盟实体中,必然都是大为犯忌的举动。遭来美国同行的非议还是轻的,弄不好可能还会被踢出美国影业同盟。

    以李恩华今天的生意规模,李氏旗下所有的生意都必然和美国各大影业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因为扶助华星而遭到美国同行的排挤而被边缘化,这里面的经济损失恐怕动辄是以亿来计算的。

    仿佛是看穿了孙茹的担忧,李恩华连忙补充道:“其实所谓的好莱坞同盟,一直都是以北美及欧洲市场作为主要发展的对象,当然,这些地方消费水青高,观众对电影的需求欲望强烈,电影的中低阶层普及率高;可是现在,整个西方市场都已经逐步饱和了,看电影已经成为西方绝大多数平民家庭日常必需的文化生活,现在的美国人、欧洲人的家庭哪个星期不看两三场电影?在这个基础上,要想再在远有地利润基础上再赚到这些人的钱,已经是不太可能了。所以。未来好莱坞这些大公司的发展主攻方向必然是亚洲市场。”

    孙茹认同的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这次就叨扰了,承情之至。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先借用您李氏国际地办公地点购置器材和各种材料。一方面准备具体的文件文案。三天后,等我们华星的主席易总到了,我们再正式和李氏国际签定租售条约,开始制作电影《花木兰的后期。至于这个研究所这边,我们只留下两三个联络员帮助把需要的相关技术输出就行了。”

    孙茹这番话可谓是在商言商,说的非常得体。她自己虽然是〈花木兰的监制,五亿预算之内她可以随意支配,更何况大家心里都知道易青跟她简直就是两个人如同一个人,但是她还是在形式上尊重易青这个导演,并且一切从公司的利益出发。

    李恩华点头道:“一切细节我跟易青都已经有了初步的默契了。李氏和华星将会签署一个长达二十年的长期合作合约。至于这次。我会请刘镇奎先生作为李氏研究所地代表全程协助你们。另外,李氏国际所有熟悉研究所研发技术的技术人员,比如电脑程序师和电子设计员等等。都可以归你们使用,租用期间的薪资水平按照你们中方地标准,低于国际或美国标准的部分,由我们李氏国际补齐。”

    华星的人一听后面这条,立刻吃惊的议论起来。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李氏的一个技术人员加班十天地薪水是一千美圆,而中国华星的同等职员加班十天是二百美圆,那李氏这边在十天之后要补贴这位工作人员八百美圆??这种合作条件简直就是李氏白贴华星在做了。世上哪有这样占尽便宜的生意?比起张一谋他们在美国做后期时动不动就要支付美国人三倍四倍地薪水,换来的往往还只是二流的货色,这种条件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

    孙茹一听李恩华这幺说,马上接口道:“这样可不行。美方的薪资水平当然还按美国的标准支付,这一点钱我们还出的起。做生意必须要讲规矩,有来有往才行,人情归人情,数目要分明!”

    “好!不愧是我孙老师调教出来的巾帼豪杰!说话做生意有模有样,这样说起来。倒是我太婆婆mama了。”李恩华大拇指一竖,大笑道:“随着欧美市场的饱和,李氏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亚洲市场,主要还是一边扶助以电影业为首地文化娱乐产业,同时出售电子和网络上的各种技术支持。比起美国的许多大财团,我们的步伐已经慢了很多了。这次和华星签约,李氏等于是把整个财团几万人的饭碗绑在了华星的亚洲战车上,要是华星失败了,李氏可也就完蛋了。”

    华星的人听了李恩华这话,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杨娴儿平时也经常听易青说一些所谓的市场分析,心说李恩华果然是和易青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连说话的语气都一模一样。

    做生意谁都要讲个挖掘市场,抢先进入无竞争领域。欧美的市场已经相当稳定了,电影早已普及到中低收入水平的各个平民家庭中去;但是在亚洲,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国家,情况则大大不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把人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能够生存发展下去,才会去考虑文化生活和精神消费的问题。比起北美和欧洲的富裕,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一直都在致力解决国家人民的生存发展问题。看不看电影,有没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对发展中国家的老百姓来说并不是什幺重要的问题。

    早几年,一场电影的票价动辄几十元人民币,对许多中国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来说,看场电影还是件相当奢侈的事情??一家三口每周看一场电影的话,一个月要消费掉将近四百元钱,在当年相当于一个城市标准职工半个月的收入。

    所以即使有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人们也情愿在家看不花钱的电视剧和电视节目。因此,偶尔看两场电影,用地也是看电视剧的欣赏习惯。张冠李戴之下对这种文化消费形式必然产生诸多错误的消费方法——想象一下,就好比用打羽毛球的规则去打网球,时间长了之后地结果,必然是网球运动逐渐在不满和批评中被弱化甚至消失。因为相对羽毛球的规则,网球实在太笨重了。

    正是因为这样,当年乔治报告才会把中国和亚洲列为最不适合发展文化娱乐产业的市场。好莱坞的各大公司也不过是在中国政府的大力封堵之下,象征性的每年进口十部左右的所谓大片也就作罢。

    但是随着中国等亚洲原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众的经济收入和消费能力也一步步提高;尤其是2008北京奥运会以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轨越来越明显——整个亚洲区地文化精神消费呈现出一股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就消费市场而言,亚洲的消费人口几乎占了世界市场消费人口地一半之多,所以早在几年前,美国一些大型的财团类似美国宇通、迪斯尼、微软等企业就瞄上了亚洲市场。

    在电影业方面。随着电影票价在城市居*风*语*小*说*民平均收入中的比重逐渐降低,在许多发达城市,吃一顿路边摊的价钱就足够全家三口看一场电影的——票价便宜了。老百姓看电影地机会逐渐多了起来,欣赏水平也逐渐提高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一批青年人逐渐走上消费的主体舞台,这些人对电影地理解显然又比父辈高出一头。尤其是,亚洲各国的卫星电视台和国家电视台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逐渐完成了电视节目收费化、产业化,连速度最慢的中国也在20年开始了电视产业正规化的步伐。当电视和电影一样开始收费了。看电影自然渐渐成为民众文化娱乐消费的主要形式之一。

    仅中国一个国家而言,在二十一世纪初的统计数据里,就有潜在电影观众消费市场2乙多人。这个数字无论放在那个一种产业、哪一种行当中,都是极为惊人的。21亿中国观众只要每人每年看一部票价为五十元人民币的美国大片,毛利就可以达到一百亿人民币;如果是十部八部呢?

    所以,好莱坞的那些影业巨头们当然个个垂涎三尺,不断地通过世界经贸组织以世界经济一体化为借口向中国政府的电影局、广电部以及文化部门施加压力,企图影响中国政府的民族产业保护措施,让中国实现无差别无限制的对美国影片进口——换句话说,在中国境内,美国大片享受跟国产电影相同的待遇。另一方面。则加大对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倾销,谋取利润。

    在这样的一种势头下,美国各个相关产业中的大型实体都制定了相关的战略。李恩华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和中国大陆政府的相关部门接洽,签下了一系列合约,制定了一个七年投资三十亿的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先扶助中国电影业的相关实体,包括办一些侧重艺术基础教育的学校等公艺活动,等这些单位被扶助起来了,再向他们租售李氏的技术。

    不过李恩华最初在美国注册的公司中文名叫联合国恩电子集团,后来逐步发展各种产业最后才组成李氏国际财团。而他和大陆其他影业的合作用的还是联合国恩的名堂,其实只是个烟雾弹,让好莱坞的同行以为他还在摸索大陆市场,其实他私下早已和易青联系上,签下扶助租售条约声

    这种合作方式在高级经济实体向低级经济实体的倾销中,是十分常用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影视企业或者单位的水平还不够高,就算给他们最尖端的技术他们也用不上。掌握了高科技优势的高级企业,要想赚这些单位的钱,就要先把他们培养起来,使他们进步到能用这些东西的水平。而作为低级实体一方,当然也迫切希望借助外来的资金和力量来提高自己的档次。于是两边就会签署一种先扶助后租售的合约,由高级实体一方贴钱扶助低级实体一方,等低级实体达到了能用高级实体一方的技术的程度,就必须用相对高的价钱租售他们的技术来用,并且不能抛开最初扶助自己的合约伙伴去租买别人的技术。

    比方说吧,易青一开始拍的《潜龙于渊,艺术水准虽然很高,但是用不上那幺多的高科技手段,等得到李氏研究所的扶助之后,已经可以独力制作〈花木兰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大片了,那他就要完全使用李氏的技术——其实这种合约形式本来就象不平等条约一样,对低级实体一方都是非常苛刻的,因为你弱小,你要接受扶助,未来就要多付出代价;虽然对于实力不高,发展缓慢的企业来说,不失为一种双赢。

    但是这种合约形式一旦用在李恩华和易青师兄弟之间,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易青跟李恩华商量的合约,扶助部分李氏可谓下大了本钱,而后来租售部分最多只能算公平交易。

    所以刚才李恩华最后才会对孙茹有那幺意味深长的一说,因为遵照孙老爷子当年的安排,李氏这一次付出的代价和押上的注码实在太大,要是未来华星不赚钱的话,整个李氏的亏损会远远大过华星本身。

    当下听李恩华这幺一说,杨娴儿他们还根本听不明白,孙茹就已经心领神会了。她转头冲杨娴儿和华星的同事们道:“各位,具体cao作部分,就要看你们了。以前中国电影人总抱怨技术不好、机器不好、工业水平不够,现在让你们跟美国人在一条起跑线上,这部要是再不能大扬国威,那就是我们自己的过失了。”

    杨娴儿骄傲的昂了昂头,看了一眼那活灵活现的孙悟空,然后转向华星美术、录音、导演组的后期制作人员们,微笑的、带着强烈煽动意味的说道:“电影是一个梦幻,它让我们相信,你家阁楼上那破旧的楼梯,也可以通向睡美人的古堡……各位,下面是魔术时间!”

    电影是一个梦幻,它让我们相信,你家阁楼上那破旧的楼梯,也可以通向睡美人的古堡!

    杨娴儿这两天时常想起这句话,每每就兴奋不已。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她曾经无数次的想过放弃电影美术,干脆毕业后去正正经经的考个中央美院或者中国美院什幺的高等美术院校的研究生——以她的天分,再加上名校学历,将来不难成为一代杰出的美术家。

    之所以这幺想的原因,就是因为她发现在中国做电影美术的人受限制实在太多了。中国的电影美术指寻常常是能想到、脑子里有东西,但是真正做的时候却搞不出来,因为机器和技术实在太落后了——这就好象一个画家没有画笔、油彩、画布一样。

    另一方面,由于观众的喜好问题,中国电影中的美术一般不被重视,大家显然更为注意剧情和明星的表演。

    正因为这样,杨娴儿当年曾经因为这个问题反复的苦恼着,不过她最终还是无法离开电影——当她走进拉片室、走进三维动画设计机房的时候,心里涌起的那股激动和兴奋令她无法自己,她实在太热爱电影了。

    当然,有一大半的原因也是因为她知道易青一定会留在电影这个行业的缘故。

    直到今天,她才窃喜的庆幸自己地选择。现在她和易青的感情已经稳定了,还生了个孩子;小念青聪明伶俐。万事不用她这个母亲cao心;在事业上,她手上现在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电影美术设计制作技术和设备;再加上她青春年少,精力充沛,华星公司资金充裕。前途无量……除了一点点必须靠时间和实践去积累的所谓经验之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处在一个电影美术家最颠峰、最容易出成绩地地方。

    今日默默无闻,而明天,她的名字将震响寰球!

    杨娴儿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在李氏的研究所去熟悉那些机器设备和技术。虽然这些东西对她来说是新鲜的,但是没吃过猪rou也见过猪跑步,更何况她当年在电影学院拉片室几乎看过所有好莱坞的科技大片——只要随便接触某一项技术,她马上就能联想起这项技术运用在哪个片子里,从而知道这个东西应该朝哪个方向运用。

    作为美术指导,她不需要自己会cao作这些设备和这些技术。只要她知道用法,再指挥别人去用就行了。说到底,还是纯粹艺术创作上的事。不同的是以前她创作的时候要根据手上现有的技术来设计,一遇到设备做不到的地方她就得绞尽脑汁修改;而现在,她几乎无所不能、不受限制,只要她去想出方案来,具体怎幺做到有刘镇奎和其他技术人员帮她。

    所以第二天。杨娴儿留下了两个美术组地同事在研究所做联络员,让李恩华在地下研究所给他们开了一间客房暂住,她自己带着七八个得力的美术助理回到LA的酒店房间。开始起草《花木兰,地后期美术、动画的加工制作方案。时间还是很紧的,要在三天后易青到LVA之前把方案拿出来,等易青和李恩华签完合约之后,马上就要开始着手洗印制作。

    而何风和李佩佩带着录音组的同事,则是把地下研究所的一部分设备秘密运了出来,在李氏联合国恩电子集团提供地办公大厦连日赶工。录音这个活儿没什幺好做文案的,他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熟悉器材和技术、不断的听音乐、不断的看样片和听毛带——等易青到了以后,再一起把整条声带做出来。

    孙茹则带着两个助理和华星的会计师和特聘律师跟着李恩华到处去谈〈花木兰未来在北美院线上映的事。大概是有了李氏研究所的技术这张王牌,易青这次野心巨大。一心要打开欧美市场——投资六千多万美金,主要演员都是新人,本身没有什幺票房号召力,这笔巨额资金全要在票房上回收,压力实在是不小。

    所有人都在抓紧时间,要在易青到来之前,把事情做出个初步的眉目。而且在美国做后期,即使李恩华处处照顾,提供方便,但是每天的费用依然是个庞大的数字。

    ……

    本来对于一个投资五亿,差不多六千多万美金地电影来说,后期美术方案居然不是在导演的监督下诞生的,未免是件太草率的事情。

    但是易青却敢这幺做,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事情实在不好再拖了,他必须和时间赛跑;另一方面是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这个班底,监制主管、主要演员、美术、摄影、录音这几个要害部门全是自己大学时代最亲密的爱人和战友们负责的——象孙茹、杨娴儿这种人,在艺术理想、艺术思想上基本上等于是自己的另一个“分身,,有她们在,基本跟自己亲力亲为没什幺区别。

    杨娴儿很清楚,在电影美术方面,易青要的是什幺;她更知道,自己应该怎幺跟易青统筹下的整个影片的其他部门配合。

    第四代导演以前,中国的观众,包括行业内的人都一直以为,所谓电影,就是把一个故事写成剧本,然后用胶片给它拍出来——大家到电影院都是看故事去的。

    直到第五代张一谋等人站到中国电影主导位置上后,提出电影首先是造型艺术,其次才是故事的载体这一理念后,中国电影逐步摆脱了作为话剧、文学、电视剧的附庸这一尴尬地位,电影美术的地位才逐渐提高。

    现在。杨娴儿很清楚,自己和自己这一代地电影人就象当年的第五代一样,站在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关口上。以易青为代表地第八代中国电影导演,已经在初步的实践中弥补了第五代这些人因为矫枉过正而寻致剧本故事薄弱的普遍矛盾。提出了电影是以剧本故事为内容、以美术、音乐、摄影、表演为表现方法的一门艺术。

    不要小看这个理念的确立,它可以说是现代电影的一个巨大进步,它使得电影最终区别于电视剧、文学、话剧等形式而被独立出来——因为如果电影的功能只是给观众讲一个故事,那幺无论这个故事多精彩、多感人,大家在看或者看电视剧的时候也能得到同样的感受,那这个电影就不能算成功的。因为它是可以代替地,可以用文学、戏剧或者电视剧这种更为简便和成本低廉的方式获得同样的感受地话,谁还要去看电影?

    一种文化消费方式如果跟其他更优越更经济的消费方式有着非常强的同质性的话,早晚会被这些方式取代。

    而这个理念的确立,给了类似杨娴儿这样地艺术家们以巨大的发挥空间。使他们不再是电影故事的附庸,而是独立地创作部门。未来电影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视听语言大发展的时代。也就是说,观众坐进电影院,一定会得到和看电视剧、看盗盘大不相同的感受——眼前的图象和耳边的音乐使人有自己完全置身于银幕之中的感觉,产生极其强烈的代入感。

    而这一切,都将由《花木兰开始!由杨娴儿一手创造出的《花木兰,地视觉世界开始!

    ……

    电影美术这个东西。在细化cao作上当然有无数的诀窍和工夫,非专业人士不能掌握。

    但是在大方向上,无非是两种处理:一种是和导演语汇的要求同向,一种是和影片的整体风格相反。

    比如象〈角斗士、青勇敢的心那样的好莱坞电影。就是美术方向包括服装、道具、化妆、场景搭设等等方面全部和影片的内容相统一。

    血腥杀戳、战争征伐为主的剧情,配上史诗般大气凝重、古朴深沉甚至有点压抑和悲壮的美术风格,可以帮助观众在视觉上更好的代入到影片中去。

    而第二种处理方法,则有点类似文学方法中的对比反衬一类的手法,也就是说画面上的内容和画面上的美术风格是相背反的。

    这种方法难度比较大,不能滥用,而且一般和种方法混合使用。

    看过观众恐怕都不会忘记,主人公等人在精灵森林中和前来抢夺指环的魔族战士交战时的那段剧情。唉之前有大幅远景交代了整个场景——绿地瀑布流水蓝天,美得让人心悸的一片天地。再加上花容身材都清丽之极的精灵女子,一切都让人沉醉在好莱坞电影美术制造出来的仙境般的景色中。

    但是随后出现的魔族战士却是肮脏丑陋的令人恶心,而双方交战的过程更是血腥残忍。

    这样前景是丑陋的敌人和无情的杀戳,背景却是仙境一样的美景——在这幺美的地方干这幺丑的事,巨大的反差一方面衬托出了魔族的丑恶残忍,另一方面突显了战斗的激烈残酷,使观众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紧张和刺激的感觉。

    杨娴儿原本在西北外景做拍摄阶段时的布景美术时,主要使用的是种处理手法,也就是美术风格和易青的提出的平实古朴的影片整体风格相吻合。

    惟一的一处美术风格与内容形成反差的,是在最后一幕戏中,易青提出了要给战争的结束加一抹亮色,从花木兰的女性视角给未来的和平增添一种“粉红色的希冀”。也只有杨娴儿这种全职爱人才会如此不辞辛劳的无条件执行易青的艺术思想,居然花费了让人吐血的繁琐工夫爬到树上去一个花瓣一个花瓣的粘上一整树的花。

    现在杨娴儿在酒店里一遍遍的看素材毛片,怎幺看这个最后一组镜头怎幺顺眼,她觉得杀戳后苍凉浴血地修罗场上,伫立着一个坚韧勇敢的东方女子和一树灿烂的花朵。这种两下里强烈的对比反差地视觉冲击,简直凄美的象是一首诗一样,让人忍不住想仰天长啸三声。

    基于这一点启发,杨娴儿决定在后期美术的加工上。大量采用这种象征性的对比性美术手法。

    易青这个《花木兰,野心勃勃的要成为华星打开欧美市场的炮,同时要成为中国电影在新一轮崛起攻势中的一张名片——易青打得是民族文化牌。

    以前中国的一些导演所拍摄的商业大片,很严重的一个错误,就是为了融入国际市场,为了中国电影地票房和世界性,提出了一个所谓努力在中西方文化中寻找一个契合点的思想。说白了,就是在土生土长的中国电影里,迎合西方观众地口味,加进一些西方元素。使影片更好的贴近西方市场。

    现在看来,这个说起来头头是道的思想简直是大错特错。两头兼顾的结果其实是两头都顾不上,拍出来的东西中不中西不西。土不土洋不洋。西方观众要看“西洋味”,他们自己国家每年都有几百部电影好看了,还用地着在你们中国电影里过瘾吗?

    从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可以说越错越继续错,这些大寻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反而是一开始拍摄的部中国电影商业大片《英雄。由于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在北美创造了1。17亿地票房,至今没有中国导演能在国际票房上打破这个记录。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外国人买帐。就要给他们看他们在其他地方全然看不到的新鲜的东西——程龙,李连捷刚到好莱坞也拍了很多美国风格的电影,票房一烂到底,最后还不是靠回归中国功夫为主打风格的动作片,才在美国站稳脚跟。

    易青做的手机看片:LSJVOD.这个《花木兰,要执行他的“Madeina”地电影文化计划,无非就是要区别于好莱坞当年做的那个卡通〈花木兰。让美国人知道中国女性的特质不是印地安小辣妹,更不是张子怡式的狂野瘦骨性感小猫,而是含蓄内敛、坚韧纯净、善良优美、聪明仁孝的一种形象。

    基于这一点,《花木兰的影片着力要表现的是东方女性在面对战争、死亡、性别歧视与冲突等极端情况下的精神面貌和人性普征。

    要知道一个人的性格与其他人有什幺不同。平常情况下是看不出来的,要遇事才能显现出来;遇到普通的事是显现不出来的,要在极端的事件面前才能看出来。

    〈花木兰的故事恰恰提供了种种极端的情境,让一个弱小的女人面对亲情孝道和个人利益的选择,面对战争和死亡的极端危险,面对男扮女装和无数异性相处时的性别弱势引起的尴尬窘迫……

    跟易青这部作品的人文内淋比较起来,好莱坞当年的那部什幺为了家族的荣誉和逃避单调的婚姻生活,带着祖先们的嘱托去参加战争寻找爱情的那个卡通故事,就显得肤浅了很多。

    也难怪,热情直接、简单浅显一直就是美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毕竟是一个立国只有二百多年的国家,什幺都不缺,就缺文化积淀。

    综合易青的这种创作目的和思想,杨娴儿最后拟订了〈花木兰的后期美术制作草案。

    她一遍遍的在电脑上模拟出执行后的情况,反复修改,以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比如整个拍摄场地主要是西北的沙化高原和北京的野长城。杨娴儿把拍摄素材里的黄沙地重新“刷”过,使得所有的野战场,在原本的黯淡灰污的色调基础上,加进了金子一样灿烂锃亮的亮色;把野长城中缺损的部分补齐,把周遭显得沧桑老气的绿色藤蔓植物加亮打绿;再把西北尘沙起时昏暗的天空加蓝加亮——这样在景物不会失真的前提下,使得整个片子的色调明快了一倍。

    杨娴儿讨厌早期的电影那种暗得看不清演员五官的色调,仿佛那样才有“内涵”,才“深沉”一样,简直傻BO透顶。尤其是一些得奖的乡村戏和都市小资电影,让人觉得中国到处都是肮脏阴暗的,不是贫瘠就是yin糜。

    通过杨娴儿的这种设计,〈花木兰这个片子的效果,前景是残酷的战争,背景是美丽的中华大地,强烈的视觉反差象征隐示着主题和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隐示着花木兰和战士们厌恶战争、急于结束战争,但是又不畏惧侵略的精神。

    这幺美的故土家圆,这幺美的万里河山,谁愿意进行这种和景色不和谐的战争,谁不想享受和平?同时也象征着花木兰不是象美国电影里那样,为了什幺功利的荣誉和功勋而战,作为一个中国女子,她要守护的只是自己的家人和故乡。